1月关键词:拥抱实体生活

/ 0评 / 0

从欧洲旅行完回来,在米兰晒太阳的时候就决定要实体化这次旅行的种种,虽然以意想不到的手机变砖为结局,但 traveler‘s diary 最终还是完成了。从选画册开始就融入了自己脑海中想要呈现的方式,到选照片、拼贴素材、写脚注,整个旅行又被刷新了一遍,自己都震惊原来把想法实体化之后,能有那么多可以说的。这一切的灵感来源于 Emma 课上撕杂志的心流,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在杂志间游走找灵感发现你到底喜欢什么,非常治愈。回来整理房间的时候,发现一张以前随手写的碎片信息“moodboard 让这个世界启发你 可视化”,这是宇宙传递给我的神级指示吗?随后和三个不同领域的朋友分享了这次旅行,他们从中收获灵感,并给了我一些非常实际的建议,思路打开,这也是旅行的收获,思想互换是多么美妙的碰撞!

又花了一下午在 jetlag 完成了 2024 和 2025 的 year compass,一个从社群共享发现的复盘神器(?),从一整年零零散散的日记里提取出的高潮低谷、收获与挑战们,把它们再一次真情实感地写下来,组成丰盛的 2024。值得高兴的highlights、各种大大小小的测试和行为研究中了解自己,对“友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当然也有哭哭,学着谅解与放下,向过去一年道别的那栏里全都是对自己骄傲地夸夸。是的,真的很棒!

延续着实体化的生活,收到休耕小册的当天,睡前读了两篇,又是茅塞顿开的一晚。于是把之前存在 notion 里准备摸鱼看的文章打印出来,订成小本、划线、剪切拼贴、digest、再电子化,四舍五入在脑海里翻滚了4、5遍,吸收率极高。目前没有智能手机最大的好处是对生活的觉知更明显了。无法在无限曲库里自由切歌,在小库存的 classic 里再次找到一首好久没听的能量老歌,张悬的《宝贝》,好开心好明亮,有一种被歌呵护着的感觉。不是太冷的时候会选择走路感受一些生机,看看店招、行人、北方没那么好看枯萎的风景,这些不被打扰的瞬间仿佛体会到我在复刻欧洲旅行时五感全开的感觉,如中二怪所说,“旅行是第二人生的试用装”,exactly!

新年上英语课时,和 Jay Tea 说起 New Year Resolution,我说会继续今年的申请,他说你还怪 passionate 的,我恍然大悟…之前也有人这么说过我,只不过对方没那么友好,“那你真的挺在乎这个结果”(狗头)。想想 passionate 应该是我的优点,或许它真的是我的 calling,我的兴趣所在,为什么不呢!又如 Emma 所说,先试试才能知道做得怎么样。

于是又试了V&A的线上课,不过临到开课才想着要付款,结果关闭线上付款通道了,被迫打了几个越洋电话,报完整串信用卡的数字之后,有效期没 get 对,又重来!然后稀里糊涂之间学习了一个新知识,b for bravo, e for echo, n for november, c for charlie. (北约音标字母NATO phonetic alphabet),他们通话时候用来确认拼写的方式。(结论:干什么都得要趁早啊!但学到新东西了,也不差!

过年期间看了爽剧 The Queen's Gambit《后翼弃兵》,传说是 intj 型女主,回想起来好像不太像,intj应该不会在大赛前一晚还去喝酒,因为平时就不喝(。当然也是剧情需要凸显出女主的酒鬼人格。倒是豆瓣上有人说她小时候的情感需求在 Benny 身上具像化了,这点表示认同。整体看着挺爽的,好久没有在一天之内刷完一整季的体验了。

在米兰和 Dimitri 聊了很久 toxic person/relationship,在周围人身上都得到了与之对应的印证。感觉自己在情绪的处理上变得成熟不少,上班是控制、回家又是另一种控制,受害者心态太强烈了,介于身份我处于被动局面,但我没有情绪爆发,而是忍耐一下沉住气。很多语言和行为一旦出鞘就覆水难收了。之前和我妈坐船去颐和园事件带给我的思考,家人之间还是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吧。吐槽组发生了一次不大不小的不愉快,我没有再深究什么了,已经准备好的就还是给,let it be and let it go.

最近喜欢的玻璃狗是 enfp,偶尔会刷到微信上的短视频,好恐怖,一刷就是 2、3 个小时,拜托都是没有营养的赘肉和脂肪啊!喜欢那就多接触啊,约他出来玩飞盘玩剧本杀!~~大好年华,不要浪费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